“在这座浸润着人文关怀的校园里,我的孩子不仅汲取了知识的养分,更收获了尊严,获得了茁壮成长的力量,这份温暖深深触动了我的心。”
昨天上午,杭州临平区教育局收到一封近2000字的感谢信。信中,临平第三中学一位学生家长用真挚的语言,表达了对学校三年来悉心照顾孩子的感激之情。
信中提到,刘子涵同学因先天行动不便,每天都需要坐轮椅上学。但在临平三中的三年里,无论是上课还是参加活动,学校都想办法让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参与其中。
感谢信细数温暖细节
“他每天都沉浸在幸福中”
上周末,刘子涵顺利完成中考。考试这两天,家长和老师们紧密配合,从家到校门再到考场,完成了一场爱心接力。学校更是贴心地为他申请了一楼的独立考场,从接送、候考到考试结束,每个环节都安排得细致入微,全力保障考试顺利进行。
感谢信中提到,平时上课时,老师提问总会鼓励刘子涵在座位上回答,再请同学帮他把答案写在黑板上;每年学校运动会开幕式,老师特意让他举班牌,感受集体的荣誉;参观重点高中时,面对轮椅无法上楼的情况,一句“来都来了,肯定要上去看看”,老师和同学们二话不说,合力把他从一楼抬到三楼,不让他错过任何学习机会。
展开剩余59%刘子涵妈妈周淑云在信中写道,学校对刘子涵的照顾体现在方方面面。考虑到他如厕不便,学校专门为他设置了休息室;班主任安排他坐在教室第一排宽敞的位置;语文、英语老师知道他手部力量不足,在听写、默写时总会耐心等待,直到他完成书写才示意全班停笔;物理老师主动将实验器材搬进教室,让他能亲自操作。
校长也会亲自将奖品送到教室,为他举办专属的颁奖仪式。
从帮忙捡拾文具、课间主动聊天,到推着轮椅陪他参加活动,“同学们用一个个温暖的举动,让他每天都沉浸在幸福之中。”周淑云说。
和普通学生一样闪光
“他对生活很有信心”
“我给刘子涵看过信了,他说妈妈写得很好。”周淑云说,她并没有把所有暖心的细节都写在信里,“老师会让他跟其他孩子一样去表现自己,这是很难得的。”
“他真的感觉自己很开心,跟同学们是一样的,很喜欢跟同学们待在一起,任何一次活动他都不想错过。”周淑云说,“孩子正在等待中考成绩,他对生活很有信心。”
“刘子涵性格开朗、自信阳光,学习态度端正,与同学们相处融洽,也离不开家长的精心照料与默默付出。”班主任范鹏说,刘子涵学习成绩优异,有希望考入重点高中。
“真正的教育,是有温度的教育。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情感与人文关怀,才是优质学校应有的模样。”临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,看了信之后,自己也非常感动,“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以适合自己的节奏,绽放独特的光彩。”
记者从临平区教育局了解到,为助力特殊孩子逐梦前行,临平区多所学校积极行动,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——
临平第五小学与医院携手合作,为特殊学生提供定期的肢体康复训练;塘栖第三小学为行动不便的学生开通电梯权限,方便他们上下楼;临平三中不仅将刘子涵所在班级安排在一楼,还免除了他的餐费和春秋游费用。
发布于:浙江省通弘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